useradd:用户名
-m:创建新用户
passwd用户名:为用户设置密码(当创建新用户后,就需要设置密码)
whoami:查看当前用户名
exit :退出当前用户,返回之前切换过来的用户
ssh用户名@IP端口地址:远程连接用户名的ubuntu的电脑
su用户名:切换用户,但是目录路径还是原来的用户
su -用户名:切换用户,并且切换到对应用户的目录路径
userdel用户名:删除用户(不删除用户目录,只删除用户名)
userdel -r用户名:删除用户(删除用户目录和用户名)
sudo -s :切换到超级用户root
groupadd xxx:创建一个用户组xxx
groupdel xxx:删除xxx用户组
useradd -g组名 用户名:将用户添加到对应组名中(需要root权限)
cat /etc/passwd:查看所有的用户信息
'u'代表文件属主,'g'代表文件属组,'o'代表其他任何用户,'a'代表所有用户(u、g、o的总和)'+-='表示设置权限的操作动作。-nogroup #查无有效属组的文件,即文件的属组在/etc/groups中不存在。所有目录权限755 所有文件权限644 所有目录和文件属主属组都是root 用户上传资源的目录权限755,属主属组都是nginx服务用户。
chown 用户名 文件名:改变文件所属的用户,比如chown www 1.py(这就将1.py这个文件的所属用户由xxxx变成了www,当然也必须保证www用户存在)
(上图中,r:表示读权限,w表示写权限,x表示可执行权限)
知识点:修改文件权限(非常重要)
方法一:字母法
为了改变它的权限,为拥有者,用户所在组和其它用户提供读,写,执行权限。invoker 调用者的身份来执行,对于当前用户来说:如果执行存储过程的权限,以当前身份去访问表,如果当前身份没有访问表的权限,即便是有执行过程的权限,仍然是无法成功执行过程的调用的。可读/写,可完全控制四级权限。
chmod g=rwx 2.py:改变同组用户对于2.py这个文件的权限为可读可写可执行(而之前只是可读可写权限),当前权限类型可以看情况进行自由的控制
chmod o =rwx 2.py:改变其他用户对于2.py这个文件的权限为可读可写可执行(而之前只是可读权限),当前权限类型可以看情况进行自由的控制
chmod u=r,g=r,o=r 2.py:同时修改多个权限内容
方法二:数字法(推荐使用,因为方便很多)
其中可读权限r对应的数字=4;可写的权限w对应的数字=2;可执行权限x对应的数字=1;所以通过这样就有比较方便的形式来修改权限内容
递归更改目录权限,本人可读写执行、同组用户可读可执行、其他用户可读可执行。(b)linux下给文件start.sh设置权限为自己可读可修改可执行,组内用户为可读可执行不可修改,其余用户没有任何权限,那么设置该文件权限的命令为()。例如,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创建掩码,使得组用户的写权限,其他用户的读、写和执行权限都被取消:。
(1)通过useradd命令,当新创建一个用户的时候,无法使用sudo切换到root权限,需要进行下面两步来获取权限:(注意:是在非新用户的情况下的用户来操作下面的命令)
(2)gcc -o test hello.c:编辑C语言程序hello.c
./test :运行刚才编译好的程序
(3)mount /mnt/cdrom/:使用windows中挂载的ISO镜像文件,来实现文件共享的形式(这里需要在虚拟机的设置中设置好需要挂载的ISO文件的路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