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i使用指定的网络界面送出数据包。
-I使用ICMP回应取代UDP资料信息。
-m设置检测数据包的最大存活数值TTL的大小。
-n直接使用IP地址而非主机名称。
-p设置UDP传输协议的通信端口。
-r忽略普通的RoutingTable,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。
-s设置本地主机送出数据包的IP地址。
-t设置检测数据包的TOS数值。
-v详细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。
-w设置等待远端主机回报的时间。
-x开启或关闭数据包的正确性检验。
4.使用实例:
实例1:traceroute用法简单、最常用的用法
命令:
traceroute
输出:
说明:
记录按序列号从1开始,每个纪录就是一跳,每跳表示一个网关,我们看到每行有三个时间,单位是ms,其实就是-q的默认参数。探测数据包向每个网关发送三个数据包后,网关响应后返回的时间;如果您用traceroute-q4,表示向每个网关发送4个数据包。
有时我们traceroute一台主机时,会看到有一些行是以星号表示的。出现这样的情况,可能是防火墙封掉了ICMP的返回信息,所以我们得不到什么相关的数据包返回数据。
有时我们在某一网关处延时比较长,有可能是某台网关比较阻塞,也可能是物理设备本身的原因。当然如果某台DNS出现问题时,不能解析主机名、域名时,也会有延时长的现象;您可以加-n参数来避免DNS解析,以IP格式输出数据。
如 果在局域网中的不同网段之间,我们可以通过traceroute来排查问题所在,是主机的问题还是网关的问题。如果我们通过远程来访问某台服务器遇到问 题时,我们用到traceroute追踪数据包所经过的网关,提交IDC服务商,也有助于解决问题;但目前看来在国内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,就是 我们发现问题所在,IDC服务商也不可能帮助我们解决。
实例2:跳数设置
命令:
traceroute-m10
输出:
实例3:显示IP地址,不查主机名
命令:
traceroute-n
输出:
free命令可以显示Linux系统中空闲的、已用的物理内存及swap内存,及被内核使用的buffer。在Linux系统监控的工具中,free命令是最经常使用的命令之一。
1.命令格式:
free[参数]
2.命令功能:
free命令显示系统使用和空闲的内存情况,包括物理内存、交互区内存(swap)和内核缓冲区内存。共享内存将被忽略
3.命令参数:
-b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。
-k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。
-m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。
-g以G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。
-o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。
-s<间隔秒数>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。
-t显示内存总和列。
-V显示版本信息。
4.使用实例:
实例1:显示内存使用情况
命令:
free
free-g
free-m
输出:
说明:
下面是对这些数值的解释:
total: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。
used:已使用多大。
free:可用有多少。
Shared: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。
Buffers/cached:磁盘缓存的大小。
第三行(-/+buffers/cached):
used:已使用多大。
free:可用有多少。
第四行是交换分区SWAP的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拟内存。
区 别:第二行(mem)的used/free与第三行(-/+buffers/cache)used/free的区别。这两个的区别在于使用的角度来 看,第一行是从OS的角度来看,因为对于OS,buffers/cached都是属于被使用,所以他的可用内存是2098428KB,已用内存是 30841684KB,其中包括,内核(OS)使用+Application(X,oracle,etc)使用的+buffers+cached.